拙速还知胜巧迟,男儿功业要逢时。 不妨唾面辱高马,似有泥坑规病鸱。 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习家池。 此心毕娶无余事,且向春江理钓丝。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拙速”与“巧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男儿功业”的追求和对“唾面”、“规鸱”等行为的批判。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等,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联“拙速还知胜巧迟,男儿功业要逢时。”通过对比“拙速”与“巧迟”,表达了作者对“男儿功业”的追求。这里的“拙速”和“巧迟”并非单纯指行动速度的快慢,而是代表着不同的处事方式和态度。作者认为,朴实无华、脚踏实地的“拙速”方式,往往能够战胜巧妙的“巧迟”方式,因为真正的成功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机遇的把握。而“男儿功业”则是作者对男子汉大丈夫事业成就的赞美和期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颔联“不妨唾面辱高马,似有泥坑规病鸱。”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批判。这里的“唾面辱高马”指的是那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而看不起别人,甚至侮辱他人。而“规病鸱”则是指那些规劝别人改正错误的人,他们往往会被视为多管闲事或者恶意攻击。作者通过这两个比喻,表达了对这些行为的批判,认为他们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矛盾和冲突。 颈联“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习家池。”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感悟。作者认为,即使年纪大了,只要心态好、有追求,依然可以像苏轼那样获得人生的成就和荣誉。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认为只有在美好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出内心的热情和活力。 尾联“此心毕娶无余事,且向春江理钓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态度。作者认为,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被过多的杂念和欲望所困扰,就能够过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认为只有在春江边垂钓,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拙速”与“巧迟”、唾面、规鸱等行为的批判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启示,值得一读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