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玉仙池》

洞府花飞不减春,轻云成片玉成尘。
香軿缥缈知何在,无限池头再拜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洞府花飞不减春,轻云成片玉成尘。香軿缥缈知何在,无限池头再拜人》是一首描绘洞府花飞的美丽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首句“洞府花飞不减春”,诗人以洞府花飞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花的繁盛。花飞不减春,意味着花虽然已经凋零,但春天的气息仍然存在。 “轻云成片玉成尘”一句,诗人用轻云比喻花瓣飘落,形象生动。玉成尘,表达了花瓣凋零后的脆弱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香軿缥缈知何在”,诗人用香軿(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缥缈的香軿已经消失在远方,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不可挽留。 “无限池头再拜人”,诗人以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敬意)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感慨。无限池头再拜人,意味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感慨无法停止,也表达了对消逝的美好时光的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府花飞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玉仙池》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当时的社会风气并不完全健康,许多文人墨客追求享乐主义,忽略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蔡襄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学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唤起人们的良知,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 赏析: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诗人以“玉仙池”为题,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中写道:“绿水波光映碧空,荷花翠叶舞清风。”这里的“绿水波光”和“荷花翠叶”形象地描绘了清澈的湖水和盛开的荷花,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同时,“映碧空”和“舞清风”则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2. 诗人的情感表达: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写道:“欲知仙子意如何,且向花间一醉歌。”这里的“仙子”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理想生活,而“花间一醉歌”则象征着诗人想要尽情享受生活的愿望。通过这种表达方式,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 诗歌的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结构紧凑,意境优美。诗中的意象生动,如“绿水波光”、“荷花翠叶”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玉仙池之中。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设问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总之,《玉仙池》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关诗词
  • 1
    [唐]
    王乔一去空仙观,白云至今凝不散。
    星垣松殿几千秋,往往笙歌下天半。
    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路逢一人擎药碗,松花夜雨风吹满。
    自言家住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
    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夫烂斧柯。
  • 2
    [宋]
    润珠泉路通关市,种玉仙翁寄版图。
  • 3
    [宋]
    已从鹿岩游,更入龙洞去。
    横足螃蟹行,连臂猿猱度。
    滑径铿蜡屐,阴崖然桦炬。
    振策扶颠隮,扪萝猛攀附。
    涂险几欲穷,境胜忽有遇。
    谽谺通石窦,参差流玉乳。
    形开趣弥深,兴集理自裕。
    便将遗世纷,且复恣幽步。
    纡余穷冥搜,淹留迫颓暮。
    题诗识苍壁,聊写心迹素。
    重游岂无期,恐忘来时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