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谢阮评事》

手授新书荷至情,何时仙诀得真精。
高年转觉面颜少,细字全由眼力明。
药籙谩劳分上下,丹炉终费修亏盈。
争如一语醒然悟,独葆天光不外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接受新书并从中受益的人对书籍、健康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首句“手授新书荷至情,何时仙诀得真精”,表达了接受新书并从中受益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书籍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真理的决心。第二句“高年转觉面颜少,细字全由眼力明”则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的变化,以及阅读细小字体的困难,但通过阅读,视力得到了提高。 接下来的两句“药籙谩劳分上下,丹炉终费修亏盈”表达了对于药物和炼丹炉的看法,认为它们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后一句话“争如一语醒然悟,独葆天光不外营”则表达了从书籍中获得启示,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光明,而不是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书籍、健康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强调了内在的修养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而应该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创作背景
《谢阮评事》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蔡襄担任宰相期间,他因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被调任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任职。在这段时间里,蔡襄深感孤独和无助,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心情的诗。 这首诗以“谢阮评事”为题,实际上是对阮籍(字嗣宗)的赞美。阮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脱俗著称。蔡襄通过赞美阮籍,表达了自己对阮籍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的前两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诗人在山中与友人告别,日暮时分,友人离去后,诗人关上了柴门。这里的“山中”暗示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与世隔绝;“日暮”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天的草木依然青翠欲滴,但友人却未能归来。这里的“春草年年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王孙归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和担忧。 最后一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诗人知道友人在湖边畅饮美酒,希望这杯酒能让友人想起远在天涯的自己。这里的“湖上”和“天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谢阮评事》这首诗通过对阮籍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在贬谪期间的孤独、无助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蔡襄作为文学家的才情和胸怀。
相关诗词
  • 1
    [宋]
    想当争衣盘礴下笔时,吸取清气入肝脾。
    先融雪岭作墨黑池,坐变秋阳成春晖。
    使我初见浑不疑,旋觉风骨全是颜容非。
    恍如晏支马上坐明妃,缁尘生汗白玉肌。
    又如鸱夷船底载西子,烟波惨淡双蛾眉。
    雪堂仙去渺莫追,补之位置传者谁。
    君今此宝世间希,茫端寒燠巧推移。
    花神上诉真宰悲,何为苦泄造化机。
    我有东绢滑如指,装潢为屏作枕帏。
    平章众画何品宜,笑我嗜好与君相背驰,不爱崇桃积李斗芳菲。
    请君快扫横斜竹外枝,岁寒心事正要渠相知。
  • 2
    [唐]
    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
    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
    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
    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
  • 3
    [唐]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
    濡翰生新兴,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远近,笔下起风烟。
    岩翠深樵路,湖光出钓船。
    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
    若览名山志,仍闻招隐篇。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