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白鹤塔千寻,为众同南古到今。 五百年来一声锡,四禅天外百花林。 长眉白黑归宗眼,苦口因缘黄蘖心。 方见道场多胜境,尽情呈现付知音。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白鹤塔、四禅天、苦口因缘等意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禅意和哲理。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诗的主题: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道场胜境,表达了一种对佛法、禅意的深深敬仰和追求。 2. 诗的构造:这首诗的构造非常工整,每两句为一小节,每节之间有明显的转折,如从“云中白鹤塔千寻”到“五百年来一声锡”是一个转折,从“四禅天外百花林”到“长眉白黑归宗眼”是另一个转折,最后“方见道场多胜境,尽情呈现付知音”则是第三个转折。这种构造方式使得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3. 意象的使用: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禅意的意象,如白鹤塔、四禅天、苦口因缘等。白鹤塔象征着高洁和超脱,四禅天则代表了佛法的最高境界,苦口因缘则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这些意象的使用,使得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4. 语言的运用: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千寻”、“一声锡”、“百花林”、“归宗眼”、“黄蘖心”等词语,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诗的语言也充满了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5. 情感的表达:诗中表达了对佛法、禅意的深深敬仰和追求,以及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真挚,使得诗具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诗,它通过精美的意象和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禅意的深深敬仰和追求,以及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诗意,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