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调歌头·柱策松江上》

拄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
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
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鲙,笠泽久蓬蒿。
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


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
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
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
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赞美三高祠、怀念古代文人隐士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的。 首先,诗中提到了作者拄着拐杖在松江上游览,举起酒杯祭奠三高祠。三高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隐士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自己一生漂泊不定,身世虚浮,往来徒劳的情感。 接着,诗中描述了作者向往像五湖渔翁那样的生活,在秋风中品尝鲈鱼,乘着船在湖中自由自在地游荡。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 然后,诗中想象了古代文人的英灵仍在,千古傲视云涛。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俯瞰沧浪水,心胸豁然开朗,恍若神交的感觉。解衣盘礴,即不拘礼节的狂放行为,表达了作者豁达、自由的精神风貌。诗中还表达了作者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的决心,决心痛饮读离骚,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有高远的志向,也无需追求连钓鳌这样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士、古代文人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豁达、自由的精神风貌和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张元干的《水调歌头·柱策松江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金兵在杭州大肆掳掠后,北返途中遭到韩世忠等将领的阻击,接连败北。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元干创作了这首词,表达了激昂慷慨的爱国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词中通过描写作者柱策松江上,俯瞰波涛汹涌,遥想国家风云变幻,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相关诗词
  • 1
    [唐]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 2
    [宋]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反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此笔传中州。
  • 3
    [唐]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