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舟中望南山次及甫韵》

水赢牵路漫,水缩滩碛多。
涉世正如许,忠信平风波。
寒肩拥榾柮,灰裹寻阴何,举头见南山,白云生薜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路途中遇到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联“水赢牵路漫,水缩滩碛多”描绘了诗人行进的路途情况,水流盈亏不定,道路漫长,滩碛崎岖。这反映了人生的曲折和不确定性。 颔联“涉世正如许,忠信平风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涉世浮沉的感慨,认为忠诚信义可以战胜生活中的风波。 颈联“寒肩拥榾柮,灰裹寻阴何”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艰辛,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坚守信仰的精神。 尾联“举头见南山,白云生薜萝”则是诗人在艰辛的旅途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寄托。抬头看见南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世外桃源,使得诗人内心的苦闷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人生的曲折和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信仰、寻找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舟中望南山次及甫韵》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作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诗人洪咨夔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洪咨夔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然而,宋朝也历经战乱和政权更迭,这些社会动荡自然也会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洪咨夔本人的仕途生涯也颇为坎坷,他曾多次调任各地,这些经历都可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2. 诗歌标题和内容的提示:《舟中望南山次及甫韵》这个题目就透露了诗人是在舟行中望向南山,并以及甫的诗歌为韵脚进行创作。那么,创作的背景就可能涉及到一次舟行旅程,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推断,《舟中望南山次及甫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一次舟行旅程中,望向南山,被自然景色所触动,于是以及甫的诗歌为韵脚,将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表达成诗。
相关诗词
  • 1
    [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2
    [唐]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3
    [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