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 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 余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 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 何至昌谷生,一一雕丽句。 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 沈宋非不工,子建独高步。 画肉不画骨,乃以帝闲故。 |
这首诗对李白的诗歌进行了赞赏和评析。诗人首先指出人们普遍认为李白诗歌风格豪放,辞藻华丽丰富。接着,他赞同这种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李白的乐府诗一扫梁、隋时代的腐朽风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 诗人进而细读李白的诗歌,发现其中自有质朴之处,尤其是在赠答诗篇中,更能看出李白真挚的情感流露。与此相比,李贺的诗篇过于雕琢,失去了天然趣味,虽然李商隐的诗篇精巧细致,但过于追求形式,反而失去了真实感受。 最后,诗人提到沈佺期和宋之问的诗歌虽工整巧妙,但比起曹植的独步高超仍有所不如。他们的诗歌注重描绘表面景象,而缺乏深入骨髓的力量,这是因为他们身处宫廷,受到帝王趣味的影响。 整首诗对李白诗歌进行了深入剖析,赞美其豪放、质朴、真挚的特点,同时对比其他诗人的风格,突显出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