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斋秋感二十首》

血气少未定,所见恨浅局。
百炼至老成,精力已不足。
所著法言,纪事篡实录。
向来窃有志,迟回未欲速。
尽,断简浩难续。
意长岁月短,雪发忽已秃。
德功两莫攀,其次当自勗。
山中假余年,不远尚可复。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岁月流逝、精力不足,但仍然心怀志向,希望有所成就的感慨。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道理,同时也表达了对德功的追求和对自我勉励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示。 在诗中,诗人通过“血气少未定”来形容年轻时的自己,精力旺盛但缺乏经验和定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百炼至老成”,经历了许多磨练,但精力却已经不足了。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向来窃有志”,心怀追求和目标,但“迟回未欲速”,犹豫不决,没有急于行动。这也反映了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权衡和考虑,不能急于求成。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意长岁月短”来形容自己的感慨,意味深长但岁月不等人,转眼间已经白发苍苍。尽管如此,诗人仍然认为“德功两莫攀”,难以达到很高的成就,但“其次当自勗”,应该自我勉励,不断努力。最后,“山中假余年,不远尚可复”,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仍然心怀希望,相信自己还有一定的时间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整首诗表达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自我勉励和追求目标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态度,让人深受启发。
创作背景
《西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但也是一个政治风云变幻、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方回作为当时的文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2. 个人经历:方回本人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学识,他对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这些经历和学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自然环境:诗歌中的“西斋”可能是方回的书房或住所,秋天的自然环境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启发和影响。 综上所述,《西斋秋感二十首》的创作背景是方回在特定的社会、个人和自然环境下,对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