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又题》

李耳西游丘泣麟,战国十二终一秦。
祖龙坑儒儒不死,溺冠复生赤龙子。
有孙作帝痴求仙,茂陵松柏荒苍烟。
瞿昙说法忉利天,下视尘世磨蚁旋。
丈六身坐黄金莲。
孔老仰望不及肩。
魏晋隋唐如过鸟,云外高人眠未晓。
坡乘刚风为奎星,白舒逸气追长鲸,渊明醉鼾犹雷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以历史典故和人物为线索,描绘历史变迁和文人命运的诗。诗中涉及到了李耳(老子)、秦始皇、刘邦(溺冠复生赤龙子)、汉武帝(求仙)、释迦牟尼(瞿昙)、孔子、魏晋隋唐时期的文人(如坡、渊明)等历史和文化名人。 整首诗通过这些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典故、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流畅,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这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诗,通过对历史和文化名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创作背景
释善珍的《又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动荡、外族侵略频发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事的不满和忧国忧民的情感。释善珍作为一位僧侣诗人,也对时事颇为关注,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慨。 具体来说,《又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腐败、民族危机等社会问题有关。诗人在诗中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美好,反衬出社会现实的丑恶,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