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戊三月夏五过抱朴岩》

北窗隐隐透南薰,老子全身是此君。
冷入鱼腮池面雨,静连禽语树头云。
苔因觅句行来破,石为观空坐得温。
时事自多无耳听,长安虽近不曾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首句“北窗隐隐透南薰,老子全身是此君”,诗人描绘了北窗下透出的南风,这似乎是一个平静而舒适的场景,为诗人的生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这里的“老子全身是此君”中的“此君”指的是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这也反映了诗人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冷入鱼腮池面雨,静连禽语树头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宁静的氛围。雨点落在平静的池面上,如同鱼鳃的轻摇,形象生动;树上的云朵在静谧中与鸟儿的鸣叫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苔因觅句行来破,石为观空坐得温”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寻觅诗句和观察空灵的石头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温暖。这里的“觅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而“观空”则表达了诗人对虚无的追求和理解。 最后,“时事自多无耳听,长安虽近不曾闻”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和淡泊。诗人似乎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对时事不再关心,即使长安近在咫尺,也未曾听闻任何消息。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宁静、淡泊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的超脱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首诗的语言简洁、生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2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3
    [清]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