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易水已成悲,亡国何人见黍离。 枉是荆王疑美璞,更令杨子怨多歧。 胡笳暮应三挝鼓,楚舞春临百子池。 未抵索居愁翠被。 圆荷清晓露淋漓。 |
这首诗的标题是《咏史》,作者借对历史事件的描绘、感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首联“寒风易水已成悲,亡国何人见黍离。”描绘了一个悲凉的场景:易水已经变得如此悲伤,曾经的亡国之事让人想起黍离之悲。这里借用“易水”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颔联“枉是荆王疑美璞,更令杨子怨多歧。”是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评价。这里提到“荆王”和“杨子”,表达了对他们的误解和不公待遇的感慨。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误解和不公的批判。 颈联“胡笳暮应三挝鼓,楚舞春临百子池。”描绘了另一种历史场景:晚上的胡笳声和三挝鼓,春天的楚舞和百子池的水。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尾联“未抵索居愁翠被。圆荷清晓露淋漓。”回到现实,表达了孤独和忧愁的情感。作者通过描绘“索居”和“翠被”,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的孤独和忧虑。而“圆荷清晓露淋漓”则描绘了清晨的景色,与前文的悲凉、忧愁形成对比,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批判以及对自身情感的表达。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