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南丰宰,天资举措奇。 上官如不怒,善政有谁知。 赋役贫中减,鞭笞恶处施。 邑人多未悟,去后始应思。 |
这首诗是通过对南丰县宰的赞美来表达对一位好官员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首句“我爱南丰宰,天资举措奇”直接点明主题,诗人表达了对南丰县宰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他称赞县宰的天赋和举止都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是一位好官员。 “上官如不怒,善政有谁知”进一步表达了对县宰的赞扬。这里的“上官”指的是上级官员,诗人用“不怒”来形容县宰,说明他对待上级官员谦和有礼,这正是他善政的表现。同时,他也用“有谁知”来表达对善政的赞美,只有那些真正了解他的人才能知道他的政绩。 “赋役贫中减,鞭笞恶处施”这两句描绘了县宰的施政效果。赋役是古代对百姓的一种税收,在县宰的管理下,赋役变得公平合理,使得百姓能够承受得起。而“鞭笞恶处施”则表明县宰对待罪犯的态度公正严明,使得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 最后两句“邑人多未悟,去后始应思”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县宰的怀念。诗人认为,百姓还没有完全理解县宰的好,只有在县宰离开之后,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他的好。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没有理解好官员的百姓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好官员来表达了对公正、公平、仁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没有理解好官员的百姓的同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