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 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 圣皇今在御,百事咸均节。 常披诏书意,苦念生财竭。 谁能将顺者,所望在贤哲。 无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 |
这首诗以秦法苛刻、秦吏巧妙为背景,表达了对政治徭役的强烈不满,对贤哲的渴望以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首段通过描绘秦法虽甚苛,但秦吏却笨拙无策,使得百姓得以逃脱,暗示了政治的苛政并不能完全束缚百姓。第二段则以“后世事”为引子,表达了对火烈政役的强烈不满,对百姓的同情和对自由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通过描述圣皇的统治,希望百姓能够顺从,并寄望于贤哲的出现。最后一段,诗人警告不要让山林中人嘲笑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充满了对政治、社会和民生的关注和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