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色应邻众白,声合让孤清。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
这首诗的标题是《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首先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大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诗中却说“大禹不知凿”,似乎在质疑他的智慧和能力,但紧接着又说“来源亦自成”,似乎又在肯定大禹的功绩。这种矛盾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色应邻众白,声合让孤清”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声音和颜色的特征,表达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大禹的功绩如同众人的白日梦一样明显,但他的声音却能超越众人,显得清高孤傲。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大禹的功绩,表达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大禹的功绩曾经吞吐大海,但他的精神却并未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表达出一种探索和追求的精神。如果可以像传说中的那样乘着灵槎漫游宇宙,那么就应当乘着这灵槎,去探寻大禹的归程。这不仅是对大禹的赞美,也是对探索未知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大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出一种宏大、独特、探索的精神。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