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诏书下达、脱去官服、笛声哀怨、雨声凄厉、松柏凌寒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和孤寂落寞之感。 首联“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诗人以一种昂扬的姿态亮相,表现出辞官归隐的决心和无畏的精神。这一句中,“丹霄”象征着朝廷,暗含着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敬意;“儒冠脱皂貂”则表达了诗人对脱离官场生活的期待和喜悦。 颔联“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通过描绘笛声的哀怨和雨声的凄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这一联以景抒情,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了具体的景象之中,使得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 颈联“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诗人以鸳鸿喻指那些得道、升迁的人,以松柏喻指那些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的期许,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 尾联“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诗人以班超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后的生活仍然抱有期待和热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朝廷的忠诚和对于自己职责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辞官归隐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自己职责的坚守,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