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 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 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眼前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窗户前看到晴朗的山峰,夏口和武昌在东西方向上交替出现,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广阔的视觉背景,为下面的叙述提供了舞台。 颔联“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描述了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三国六朝的交界之地,而现在却只有四水在耳边响起战鼓的声音。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颈联“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景象,夜晚在城墙上看到淮山的明月,老树在秋天中摇曳着,仿佛在梦泽的风中摇摆。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场景之中。 尾联“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诗人通过最后一联点明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英雄的渴望和对世上的失望。诗人通过想象一个在此堂作诗的人,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向往和对世上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眼前景象和历史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英雄的渴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