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勤细书,广博求多益。 谓经手一抄,可胜读数百。 矻矻三十年,尝废寝与食。 磨墨见砚穿,败笔如丘积。 高编连大轴,不知几万亿。 当时气血盛,未觉损目力。 今年四十六,百病乘其隙。 双瞳旧劳甚,凝血聚成脉。 虚炎更上攻,常若包芒棘。 远视但靃靃,浮空乱花黑。 少功跂前修,鑽仰极窥测。 志欲继绝学,九万希鹏翼。 求于形器外,脱然有所得。 上友千古魂,神遇展良觌。 年来老且病,筋骸当少息。 六物已熬成,昏气须清涤。 |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一生求学经历的回顾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学术传承和发扬的执着追求。 首段描述了作者早年勤奋细读,广泛求学,认为手抄经书胜过读书的效果。作者描述了自己矻矻三十年的苦读生涯,即使废寝忘食也在所不惜。这段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二、三段描述了作者在苦读过程中,砚台磨穿,笔墨堆积,编纂成大轴的书籍不知其数。这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执着和投入。 四、五段描述了作者如今已年过四旬,各种疾病趁虚而入,视力受损,双瞳模糊,但仍然心系学术,希望继承和发扬绝学。这段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学术的执着和追求,即使身体疾病缠身,也毫不退缩。 六、七段表达了作者希望超越形器之上的追求,超脱世俗,有所得,与千古魂灵相友,实现神遇的理想。这体现了作者对学术的敬仰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 最后一段,作者提醒自己要休息,调养身体,因为身体是学问的基础。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学术发展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