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澄湖上,高斋拟石渠。 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 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 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 积水神龙泽,青莲太一居。 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 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 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 |
这首诗《解说澄湖上,高斋拟石渠》是一首描绘高斋景象的诗,通过对澄湖上高斋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古代典章制度、文化传承的深深思考。 首联“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描绘了高斋内外世界的景象。这里仿佛是一个小世界,人们各司其职,向朝廷进贡,而高斋内则收藏着丰富的图书。这一联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高斋内外世界的丰富性和文化底蕴。 颔联“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描绘了高斋内外的日常生活。常侍传符,是朝廷的文书工作,郎官则是对草余事,是负责起草文书的工作。这一联描绘了高斋内外的忙碌和有序,体现了古代官僚制度的严谨和有序。 颈联“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描绘了高斋内的书籍和人事。这里的书籍丰富,人吏也因此变得疏朗,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高斋内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 尾联“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诗人对高斋内的典籍进行了思考,认为应该重温周代的典章制度,先收汉初的历史记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典章制度的深深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高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典章制度、文化传承的深深思考。诗人通过对高斋内外世界的描绘,展示了古代官僚制度的严谨和有序,突出了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表达了对古代典章制度的深深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深沉的诗篇,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