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斑竹怨》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
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疑庙,日落苍梧山。
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伤而动人的故事,充满了对爱情、忠诚和遗憾的描绘。诗中的“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讲述了二位妃子为了追寻他们的帝王,奔走在湘水之间,显示出了他们的忠诚和坚定的爱情。 “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是非常感人的描绘,通过湘竹上的斑斑泪痕,象征了二妃的伤心和悲痛,他们的眼泪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湘竹之中,留下了永恒的痕迹。 “云深九疑庙,日落苍梧山”这两句诗描绘出了苍茫、寂寥的自然景色,也映射了二妃追寻帝王的艰难与孤独。 最后,“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还”表达的是二妃无尽的遗憾和怨恨,就像江水一样滔滔而去,无法回头。这不仅揭示了二妃深深的哀伤,也反映了人类面对遗憾和失去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二妃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尽的遗憾,使读者深感共鸣。
创作背景
《斑竹怨》是明朝女诗人赵瑗妾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娥皇、女英二妃有关。传说中,娥皇和女英是舜帝的妻子,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奔赴九嶷山,啼血而死,她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形成了斑竹。赵瑗妾在诗中借斑竹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二妃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2
    [清]
    潇水长,湘水长,三湘最苦是潇湘。
    无限泪痕斑竹上,幽兰更作二妃香。
  • 3
    [清]
    调入苍梧斑竹枝,潇湘渺渺水云思。
    听来记得华清夜,疏雨梧桐独坐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