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节度赴镇》

鳌背楼台一俯凭,海波万里碧千澄。
太平未试龙韬策,射雉还过竹院僧。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从整体上看,诗人以鳌背楼台和一望无际的海波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未来和世界的思考。 首句“鳌背楼台一俯凭”,以鳌背楼台为引子,展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姿态。这里的“一俯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场景,寓意着诗人具备远见卓识和广阔的视野。 次句“海波万里碧千澄”,描绘了浩瀚无垠的大海,波涛滚滚,碧波荡漾。这里的“万里”和“千澄”极言海之广阔与清澈,同时也象征着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句“太平未试龙韬策”,表达了诗人对于天下太平的期望。这里的“未试”寓意着诗人有着丰富的才华和智慧,但尚未有机会施展。而“龙韬策”则暗示着诗人具备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治国方略。 结句“射雉还过竹院僧”,这里的“射雉”和“竹院僧”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代表世俗的纷扰,一个代表清净的修行。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未来和世界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清静、太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送李节度赴镇》的创作背景是李节度被任命为平卢淄青节度使,即将赴任,诗人金宗直写此诗为他送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和对其担任要职的期待。同时,也可能通过对李节度的赞扬,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
相关诗词
  • 1
    [明]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
    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 2
    [唐]
    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
    下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
    明公有高思,到此遂长返。
    乘兴挈一壶,折荷以为盏。
    入竹藤似蛇,侵墙水成藓。
    幽鸟不识人,时来拂冠冕。
    沿流路若穷,及行路犹远。
    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晚。
    自怜不羁者,写物心常简。
    翻愁此兴多,引得嵇康懒。
  • 3
    [唐]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
    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
    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
    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
    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
    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
    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
    烟霄定从此,非假问陶钧。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