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洞山聪禅师》

语言全不滞,高蹑祖师踪。
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
鉴分金殿烛,山答月栖钟。
有问西来意,虚堂对远峰。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清新、高远的感觉,充满了禅宗的味道。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 首句“语言全不滞,高蹑祖师踪”,表现了诗人追随祖师足迹,追求语言无障碍、思想自由的境界。“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则以连夜坐禅、春雨栽松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清静自守的修行生活。 “鉴分金殿烛,山答月栖钟”,这两句通过对金殿烛光和山间钟声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肃穆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对佛法真谛的领悟。 最后一句“有问西来意,虚堂对远峰”,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之路的坚定信念和高远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修行生活的展示,表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追求,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寄洞山聪禅师》是宋朝诗人许式创作的一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对佛教禅宗的理解和个人修行体验有关**。许式可能在与洞山聪禅师交往或参禅过程中,对禅宗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理解,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来进一步了解。
相关诗词
  • 1
    [宋]
    昔日不生,今日不灭。
    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 2
    [宋]
    两曜劈箭急,一年弹指间。
    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通身寒暑无回互,笑倒当年老洞山。
  • 3
    [宋]
    大空无尽动马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子子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於此塔葬全身。
许式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