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身谋。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寺身第一流。 桑梓胸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 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思考和自我感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对自我命运的把握,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首句“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身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认为在凤阁鸾台(指朝廷)的停留和追求,是每个人生命中应有的过程,不必过于执着于个人的利益和前途。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寺身第一流。”表达了作者对自我命运的把握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他认为只要功夫做到位,就能通达三圣(指儒、释、道三教),洁白寺身(指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最高境界。这体现了作者对自我修养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自我命运的把握和追求。 “桑梓胸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作者在思考自己的故乡时,感到自己的生命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这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人生的感慨。 最后两句“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追求。如果能够回到故乡与亲友有过从的机会,那么就尽情的享受生活,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束缚和限制。这体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自我感悟,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自我修养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