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学射山遇景道人》

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
余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
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
虽无与晤语,清坐意亦足。
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
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
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
试临清镜照,衰发森已绿。
出门恣幽讨,老僊有遗躅,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
嗟予迫迟暮,冠盖厌追逐,结茅远人境,此计亦已熟。
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轿来到郊外,穿着特制的轻便木屐登山,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接着,“余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描绘了山中的景色,没有霜花挂在屋瓦上,早晨的太阳刚刚升起,山中的隐士们像鹿一样躲避客人,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清坐意亦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静生活的满足,虽然没有遇到可以交谈的人,但坐在那里也是一种享受。接着,“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诗人遇到了这位超脱世俗的人,感到非常高兴。 “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描述了诗人和这位隐士的笑声,如同冰玉般清脆美丽。接着,“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诗人赠给隐士一棵奇特的草,其甘香胜过芎菊,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最后,“出门恣幽讨,老僊有遗躅”,描述了诗人出门尽情地探索幽静之处,如同神仙留下的足迹一样引人入胜。虽然丹灶已经空了,但是药丸遍布山谷,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晚年的无奈,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元]
    蝌蚪秦皆废,灵光鲁独存。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
    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
    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
    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
    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
    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
    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
    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 2
    [宋]
    八卦既成列,幽赞天地功。
    邈哉九圣意,究此堂中,机严,华涧松。
    理傥析,欲游学踪。
  • 3
    [宋]
    马烦箠策车驰毂,终岁尘劳常碌碌。
    喜闻岩寺在山中,路转清溪入幽谷。
    乍行山口疑洞天,穷深一上翻平田。
    千层台殿隐林木,四面石壁生云烟。
    山僧迎门笔相揖,为语祖师存德迹。
    屈指于今八百年,已在西来达摩前。
    鹤鸣飞止黄金地,锡杖涌起清凉泉。
    境称四绝名天下,天台石桥乃其亚。
    千峰不改岁寒时,一水最怜秋月夜。
    半生游学颇艰辛,且向空山老此身。
    也知方丈安禅处,解笑东西南北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