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千古质,曾是念征夫。 一作山头石,畏看天际途。 犹如托萝蔓,不似采蘼芜。 时有江云近,僊衣挂六铢。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略带哀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石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某种人生哲理的深深思考。 首句“亭亭千古质,曾是念征夫”中,“亭亭”一词,给人以山石高耸、矗立千古的印象,而“质”字则表达了山石的本质。这句诗描绘了山石的永恒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它对旅人的默默陪伴和关怀。接下来的“曾是念征夫”一句,则表达了山石对远行者的思念和牵挂,它静静地守候在那里,期待着远方的归人。 “一作山头石,畏看天际途”这句诗描绘了山石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孤独和寂寥。它独自屹立在山头,看着天际的旅途,却无法参与其中,只能默默承受孤独和寂寞。 “犹如托萝蔓,不似采蘼芜”这句诗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石的柔韧和坚韧。山石如同攀爬的萝蔓,虽然柔弱,但却能坚韧地生长,不屈不挠。这与“不似采蘼芜”形成对比,蘼芜是一种凋零的花草,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山石则象征着永恒和坚韧。 最后两句“时有江云近,仙衣挂六铢”,诗人以“江云”和“六铢”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形象。“时有江云近”描绘了山石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仙衣挂六铢”则以仙人的衣裳比喻山石的轻盈和飘逸,进一步强调了山石的永恒和纯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石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坚韧、孤独、寂寥等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哀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