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本无,一心何有。 绝虑忘缘,默默自守。 偿能朝於斯夕於斯,自然虚而灵空而妙。 正当恁么时,我手何似佛手。 |
这首诗的标题是《万法本无,一心何有》。它是一首禅诗,通过描绘一种禅修的境界,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 首先,诗中提到了“万法本无”,这是禅宗的一个基本观念,即所有的现象和事物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本质。这是对世界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类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启示。 接着,“一心何有”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虚无和空寂。在禅修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放下所有的欲望和执着,让内心变得空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世界。 “绝虑忘缘”是描述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状态,即不再为各种杂念所困扰,而是专注于当下,与自我和世界保持距离。这种状态是禅修的重要步骤之一。 “默默自守”则是对禅修者的进一步要求,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和修养。 最后,“我手何似佛手”是诗的精髓所在。它表达了禅修的最终目标——超越自我,达到与佛同在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提升,最终达到“自然虚而灵空而妙”的境界。这个境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成为一种超越物质和精神的自由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禅修的境界,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它鼓励人们放下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最终达到超越自我、与佛同在的境界。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