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入摄山栖霞寺诗》

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
入摄山栖霞寺。
登岸极峭。
颇畅怀抱。
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
又再游此寺。
布法司施菩萨戒。
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
奉送金像还山。
限以时务。
不得恣情淹留。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
更获拜礼。
仍停山中宿。
永夜留连。
栖神悚听。
但交臂不停。
薪指俄谢。
率制此篇。
以记即目。
俾后来赏来。
知余山志。
凈心抱冰雪。
暮齿逼桑榆。
作品赏析
这首诗《小序》是一篇游记,记录了作者在摄山栖霞寺的游历经历。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第一次游览摄山栖霞寺的情景,他登岸后感到非常畅快,心情得到了很好的舒缓。这表明作者对这次游历非常期待,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的向往。 接着,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再次游历此寺,并在此布法司施菩萨戒。这表明作者对佛教的虔诚和尊重,也反映出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在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诗中描述了奉送金像还山,但由于时务限制,不能恣情停留,表达了作者对金像的敬仰和不舍之情。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作者再次回到栖霞寺,并留连到深夜。这表明作者对栖霞寺的深深喜爱和不舍之情。 最后,作者通过诗歌记录了自己的游历经历,并希望后人能够通过这篇诗歌了解他的山志。这表明作者对传承和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描述作者的游历经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佛教的虔诚、对历史的传承以及对山水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诗词
  • 1
    [唐]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 2
    [唐]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
    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
    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 3
    [宋]
    一宵会清境,不悟世间忧。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碧烟生藻井,红日映花楼。
    顾我无道气,拂衣难少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