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夜读书感怀》

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
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意的诗歌,它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历史的反思。 首先,诗中的“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描绘了一个荒凉的环境,而“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则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的场景,这种寂静和读书声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接着,“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回顾了历史上的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历史的反思。作者认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应该有人站出来为国家效力,但是现实却是“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作者对于这种现状感到失望和痛心。 最后,“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诗歌能够传达出自己的心声和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诗歌能够传达出自己的心声和情感的自信和期待。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思考,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2
    [唐]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 3
    [唐]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
    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
    暗滴花茎露,斜晖月过城。
    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