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弃官後,江上寻名山。 心既惯世内,迹欲还人间。 昭亭忽来过,览古兴长叹。 野寺拂尘壁,丹阳已斓斒。 殿角虚宝铎,微风声珊珊。 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 浅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 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 裂裳不为媿,饵芝不为难。 坐对寒雨中,松上孤鹤还。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诗人朋友弃官归隐后游览山水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钦佩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联“知君弃官後,江上寻名山。心既惯世内,迹欲还人间。”交代了诗人朋友的归隐原因和诗人对友人的决定表示的赞同。友人弃官归隐,选择在江上寻找名山,这表明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回归人间的渴望。而诗人也表示,尽管他已经习惯了世事纷扰,但仍然愿意与友人一同归隐,表现出对友人的支持和鼓励。 颔联“昭亭忽来过,览古兴长叹。野寺拂尘壁,丹阳已斓斒。”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一同游览山水的场景,他们来到昭亭,欣赏古迹,感叹历史的兴衰。接着他们来到了野寺,拂去尘土的墙壁,丹阳已经斑驳陆离。这些细节描绘出山水的古朴和历史的厚重,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魅力。 颈联“殿角虚宝铎,微风声珊珊。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继续描绘寺庙的景象,殿角的宝铎在微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遗像和笔迹让诗人得以一睹裴颜。这些细节描绘出寺庙的宁静和庄重,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 诗的尾联“浅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山中游览的感受。他们坐在寒雨中,听着井水泠泠作响,溪水潺潺流淌,随着猿鸟的叫声,他们浑然忘却了世间的纷扰。这种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最后,“裂裳不为媿,饵芝不为难。坐对寒雨中,松上孤鹤还。”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不惧困难、豁达面对生活的态度。他们不因生活的艰难而感到惭愧,也不因追求美好的事物而感到困难。他们坐在寒雨中,看着松树上孤零零的鹤飞回,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后的山水描绘和对自然、历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支持和钦佩,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态度。诗中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绘和优美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