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

太素既已分。
吹万着形兆。
寂动茍有源。
因谓殇子夭。
道丧涉千载。
津梁谁能了。
思乘扶接受翰。
卓然凌风矫。
静观尺棰义。
理足未尝少。
冏冏秋月明。
凭轩咏尧老。
浪迹无蚩妍。
然后君子道。
领略归一致。
南山有绮皓。
交臂久变化。
传火乃薪草。
亹亹玄思清。
胸中去机巧。
物我俱忘怀。
可以狎鸥鸟。
作品赏析
这首诗《太素既已分》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生,表达了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和对个体生命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太素”,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通常指天地万物未分化的状态。在这里,“太素既已分”意味着宇宙万物已经有了各自的形兆,即形态和征兆。这个描述展示了宇宙的宏大和复杂,同时也暗示了万物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接着,“寂动茍有源”一句,表达了对生命运动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寂动”指的是生命的静默和动态,而“有源”则暗示了万事万物都有其根源和源头。这种理解展示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道丧涉千载,津梁谁能了”两句,表达了对道义的失落和寻求的痛苦。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真理、智慧、道德等抽象的概念,而“丧”则表达了对这种价值的失落和丧失。诗人通过询问谁能解决这种困境,表达了对寻求真理的渴望和对道义的执着。 “思乘扶接受翰,卓然凌风矫”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扶手,驾驭笔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追求卓越和超越。这种追求展示了诗人的自信和勇气,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 在接下来的部分,“静观尺棰义,理足未尝少”两句,表达了对真理的探索和对理据的自信。这里提到的“尺棰义”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人通过静观这些概念,发现其中的道理并不少,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据的自信。 最后,“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两句,表达了对个体生命的超越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里,“物我俱忘”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和世界的超越,而“狎鸥鸟”则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这种超越和向往展示了诗人的豁达和自由精神,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生,表达了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和对个体生命的思考。诗人的自信、勇气、豁达和自由精神,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关诗词
  • 1
    [宋]
    叔夜七不堪,投笔窜耕垄。
    被毛学新鄙,暴虎悔旧勇。
    敛身蜗壳间,榻外即关陇。
    无奏记手,门绝问奇踵。
    人言明府骄,我欲廷尉重。
    可人忽东来,明月云乐拥。
  • 2
    [宋]
    仓颉鹳鸟迹,於是创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
    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
    特令授童蒙,庶几别同异。
    奈何中古后,穿凿失伦次。
    早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
    宋更{马瓜}作騧,秦易辠为罪。
    三刀自梦徵,两日因谶记。
    山丝已怪妄,门草更茫昧。
    白水及绯衣,皆是表符瑞。
    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
    形声罕复论,一切归会义。
    咄哉许祭酒,著论穷巧慧。
    流俗喜不根,传授满当世。
    廷尉议三章,诸生谈六艺。
  • 3
    [唐]
    缅惟汉宣帝,初谓皇曾孙。
    虽在襁褓中,亦遭巫蛊冤。
    至哉丙廷尉,感激义弥敦。
    驰逐莲勺道,出入诸陵门。
    一朝风云会,竟登天位尊。
    握符升宝历,负扆御华轩。
    赫奕文物备,葳蕤休瑞繁。
    卒为中兴主,垂名于后昆。
    雄图奄已谢,馀址空复存。
    昔为乐游苑,今为狐兔园。
    朝见牧竖集,夕闻栖鸟喧。
    萧条灞亭岸,寂寞杜陵原。
    幂zx野烟起,苍茫岚气昏。
    二曜屡回薄,四时更凉温。
    天道尚如此,人理安可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