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人虽学心无闷,君子须知道自消。 德似仲尼悲凤鸟,圣如姬旦赋鸱鴞。 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 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金石与山苗。 |
这首诗以贤人、君子、孔子和姬旦等历史人物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于德行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世事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贤人虽学心无闷,君子须知道自消。”描绘了贤人和君子的心境,他们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无需烦恼。这表达了作者对于智慧和德行的追求,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颔联“德似仲尼悲凤鸟,圣如姬旦赋鸱鴞。”以孔子和姬旦的德行来比喻自己的追求。孔子被视为悲凤鸟的象征,意味着他的道德和智慧能够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姬旦则以赋鸱鴞的形象出现,表达了他的仁爱和智慧能够感化人们。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德行的自信和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颈联“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这两句诗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事的看法。看松好待严霜降,意味着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才能真正成长。试玉宜将烈火烧,则表达了只有经过考验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坚韧和勇气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最后一句“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金石与山苗。”表达了作者对于公正无私的期望。青女和祝融都是传说中的神仙,他们公正无私,不会偏袒任何人。作者希望社会上的人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公正无私,不分贵贱贫富,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德行能够像金石一样坚硬,能够为山苗一样的小草带来庇护和帮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德行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世事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历史人物的形象比喻,表达了作者的自信和对于社会的期望。整首诗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