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 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 霖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 |
这首诗《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霖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是一首优美的五言诗,它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表达诗人对秋夜的喜爱之情,展现出一种清冷、高雅、深沉的美感。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描绘了秋夜的细微之处,如秋毫之末,给人一种清晰、细致的印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敏锐观察和热爱之情,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珍视之情,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秋夜的期待和喜爱。隔年才能见到秋夜的美景,因此诗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抱怨,表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天心”、“露掌”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秋夜的清冷、高雅之感。同时,“冷”、“清”等词语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和喜爱之情。 最后,“霖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这两句诗以“霖台相照处”为背景,通过“寒色满蓝袍”来描绘秋夜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沉、清冷之感。同时,“霖台相照处”也暗示了诗人对秋夜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清冷、高雅、深沉的美感。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