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非同异,千灯共一光。 增之宁解溢,减著且无伤。 取舍皆为过,焚漂总不妨。 见闻知觉法,无一可猜量。 |
这首诗是关于佛性的,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佛性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佛性非同异,千灯共一光”直接点明主题,佛性不同于寻常之物,就如同千灯共一光,虽然各自的光亮不同,但都融入了同一光明之中。这里用灯光的比喻来描绘佛性,既体现了佛性的普遍性,又强调了每个个体佛性的独特性。 “增之宁解溢,减著且无伤”两句是对佛性的一种深入理解。佛性不是可以随意增加或减少的,无论怎样增减,佛性都不会受到伤害。这体现了佛性的稳定性和不可动摇性。 “取舍皆为过,焚漂总不妨”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佛性的超越性和无我性。取舍佛性都是过错的,因为佛性超越了我们的理解范围,无法被我们掌控。同时,佛性如同燃烧的火焰,无论怎样焚烧,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也体现了佛性的无畏和无执。 “见闻知觉法,无一可猜量”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佛性的最高概括。无论是我们的视觉、听觉、知觉,还是一切法理,都无法猜测和理解佛性。这体现了佛性的深奥和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性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展示了佛性的普遍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性的敬畏和尊重。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