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西竹榭溪东路。 溪上山无数。 小舟却在晚烟中。 更看萧萧微雨、打疏篷。 无聊情绪如中酒。 此意君知否。 年时曾向此中行。 有个人人相对、坐调筝。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溪边竹榭中晚间乘舟,看着微雨打在篷上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孤独无聊的情绪。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环境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溪西竹榭是诗中的主要地点,它位于溪边,周围环绕着山峦。小舟在晚烟中划行,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微雨打在疏篷上的声音,更增添了环境的静谧和孤独感。 诗人的情绪通过“无聊”一词表达出来,他似乎感到有些无助和孤独。这种情绪可能源于他独自在溪边竹榭中度过的时间,也可能源于他对过去的回忆。他似乎在寻找一种解脱或安慰,但似乎找不到。 “此意君知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他似乎在问,他的感受和情绪是否能够被理解,他的孤独和无聊是否能够被感知。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深刻和真实。 最后,“年时曾向此中行。有个人人相对、坐调筝”两句,描绘了诗人过去的回忆。他曾经在这个地方与某个人一起度过时光,那个人坐在那里弹筝,他们相对而坐,共享着美好的时光。这种回忆可能让诗人感到一丝安慰,但也让他更加感到现在的孤独和无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表达情绪和回忆,展现了一个人在孤独无聊时的内心世界。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