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 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 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 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 |
这首诗是关于炼丹的,充满了炼丹术的术语和概念。炼丹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技艺,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将不同的物质进行加热、混合、提炼,以达到炼制出长生不老药或其他特殊药物的目的。 首句“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描述了炼丹的过程,需要记熟六百篇的炼丹秘籍,而炼丹的过程就像十月轮回一样,周而复始。 “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描述了炼丹的过程需要按照阴阳五行等原理,根据时间和天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炼制,即“朝昏各一卦”。同时,“屯蒙相逐逐”也暗示了炼丹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描述了在子时(夜晚11点到凌晨1点)进行炼丹时,需要点燃阳火,以激发药物的活性。这一过程需要经过二百一十六次的反复试验和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描述了在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进行炼丹时,需要起阴爻,即改变炼制的方法和步骤。这一过程需要十八八个足的反复尝试和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描述了炼制的过程,需要将铅消掉,让汞自然从乾位出现,然后通过熏蒸的方式,使药物逐渐成熟。 最后,“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则是对炼丹成果的描述。经过一系列的炼制过程后,药物中的杂质被去除,阴气尽去,只剩下纯阳之气,药物的体貌也变得如琼玉一般美丽和珍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炼丹的过程和成果,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炼丹术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技艺,但其中的智慧和哲理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