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 王室方横溃,斯人独孤骞。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 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 扫门为辱,尺牍情屡宣。 意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 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 ¤ |
这首诗《士有避世者》是一首对具有高尚品格的士人的赞扬和敬仰。诗中描绘了一位避世者,他高居浙江源头,面对王室混乱和世风日下,他选择了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诗中描述他身居衡门,怀抱古琴,琴声如清风拂过朱弦,象征着他内心的清净和超脱。他身处世外,却心系天下,对世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他对权位不屑一顾,对世俗的荣华富贵毫无兴趣。他扫门求见任延,用尺牍表达情意,但他的目的并非屈从于权贵,而是寻求志同道合的人。他的言辞中充满了激励和鼓舞,他坚信周公的谦逊之道,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礼仪。 诗中最后提到他的文章,虽然只是普通的功曹檄文,但他的高尚品格和高尚情操已经超越了文字本身的价值。这表明了他的内心世界比他的外在表现更为重要,他的精神力量比他的物质财富更为宝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避世者的理解和同情。诗中的避世者形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他代表了那些在乱世中选择独善其身的人,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周公谦逊之道的推崇,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礼仪和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