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紫燕寂无喧,新声最好是闻蝉。 栖烟初噪如喧籥,吸露才停似断弦。 乍向风前闻杳袅,营营嘈嘈鸣不了。 断续能牵客梦长,凄凉解动羁愁早。 一番蜕脱已身轻,最是居高韵更清。 莫道转丸秽壤底,冠騑还比侍臣荣。 长乐宫中百鸟静,十二帘开漏方永。 忽向上林翻下苑,多少蛾眉倚阑听。 隋堤千树柳如烟,无情偏向夕阳天。 切切自将亡国恨,凄凄欲共路人言。 蝉声到处何曾别,人心听来有悲悦。 何如一枕北窗眠,喧寂都忘闻见绝。 |
这首诗《黄莺紫燕寂无喧》是一首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通过对黄莺和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悟。 首先,诗人通过对黄莺和蝉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黄莺和紫燕的寂静,与蝉的新声形成对比,这种新声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独特的韵味。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黄莺和蝉的活动,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黄莺初噪如喧籥,吸露才停似断弦,生动地描绘了黄莺在清晨的鸣叫声和吸食露水的场景。而蝉声到处何曾别,人心听来有悲悦,则表达了人们对不同声音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这种感受和理解与人的情感和经历有关。 此外,诗人还通过黄莺和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黄莺蜕脱已身轻,最是居高韵更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即只有超越自我,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而蝉声切切自将亡国恨,凄凄欲共路人言,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的关注。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环境,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长乐宫中百鸟静,十二帘开漏方永,与上林翻下苑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无论身处何处,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黄莺和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悟,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和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