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古木不知年,婆娑黛色上参天。 霜柯反足斗龙虎,偃盖倒影鸣蜩蝉。 绿叶参差有生意,中间孔穴萃虫蚁。 上枝杳杳横苍云,下根落落穿厚地。 树傍古庙祀土神,人来酹酒浇树根。 但愿神灵长血食,树木与人终古存。 村中老人长孙子,自言此树多年纪。 忆作儿童上树时,今见根柯已如此。 曾经丧乱见太平,几遇斧斤还不死。 山僧爱此来诛茅,盘郁苍翠当檐拗。 待余六月携床至,卧听南风鸣海涛。 |
这首诗是一首对山前古木的赞美诗,通过对古木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欣赏。 首段描述了古木的古老和美丽,“婆娑黛色上参天”,古木姿态优美,颜色深黛,直冲云天,气势非凡。接着描绘了古木的形态,“霜柯反足斗龙虎,偃盖倒影鸣蜩蝉”,在霜冻的夜晚,古木的枝干仿佛能与龙虎争斗,其倒影在水中摇曳,引来蜩蝉的鸣叫。 诗中多次强调古木的生命力,“绿叶参差有生意,中间孔穴萃虫蚁”,“绿叶”和“虫蚁”都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古木中间的孔穴更是生命的见证。古木的枝条“上枝杳杳横苍云”,根“下根落落穿厚地”,展示了其深深扎根于大地,直冲云天的生命力。 诗人对古木的情感也十分深厚,“村中老人长孙子,自言此树多年纪”,“山僧爱此来诛茅”,诗人亲自参与到古木的保护中,甚至计划在六月的时候带床来此,卧听南风鸣海涛。这些都表现了诗人对古木深深的喜爱和敬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古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