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艰辛,感慨人生无常的诗。让我们一步步地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题目《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就揭示了诗的主题——旅途的艰辛。传置,指驿站,是古代传递公文的场所。远山蹊,即崎岖的山路。龙钟蹴涧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路上的疲惫和艰难。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阴雨和彩虹。阴雨之中,诗人感受到的是旅途的艰辛和困苦;彩虹初现,微光照耀,诗人却已经预感到晴天的到来。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深深感慨,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鬓发愁氛换”一句,诗人直接表达了年华老去的忧愁。但“心情险路迷”一句,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执着,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持前行。 最后,“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两句,诗人以悲凉的杜鹃啼声(相传为古蜀国望帝所化,其子思父悲哀而啼,故后人以之指哀怨思归之鸣)作为结尾,更加强调了诗的主题——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旅途艰辛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语言朴素自然,情感深沉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