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本无用,颓然落涧阿。 饥食山顶薇,寒编松上萝。 岂敢怨明时,贫贱固其宜。 原宪乐穷巷,屈平愁深陂。 度量何相越,道在胡速迟。 屈子则已矣,原子有余辉。 |
这首诗的标题是《余生本无用,颓然落涧阿》。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诗。 首联“余生本无用,颓然落涧阿。饥食山顶薇,寒编松上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无用和颓废,似乎对世界没有太多的贡献。然而,他选择在山涧边安然落座,饿了吃山顶上的野草薇,寒冷时编松树上的萝。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接受,不抱怨,不追求外在的繁华和物质享受,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颔联“岂敢怨明时,贫贱固其宜。”诗人表示自己不敢抱怨明时,即不敢抱怨这个美好的时代。他明白贫贱是理所当然的,这是生活的常态,也是他愿意接受的。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即贫贱不是耻辱,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颈联“原宪乐穷巷,屈平愁深陂。”诗人借原宪和屈平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原宪乐于住在巷子深处,屈平却因为被放逐而愁于去深陂。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他对贫困生活的喜爱,尽管他也有愁苦,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接受和理解。 尾联“屈子则已矣,原子有余辉。”诗人最后提到屈原,屈子表示屈原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自己或许不能像屈原那样做出伟大的贡献,但他愿意像太阳一样发出自己的光芒。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接受和对生命的热爱。他并不抱怨贫贱的生活,反而从中找到乐趣和价值。他愿意像太阳一样发出自己的光芒,即使不能像屈原那样做出伟大的贡献。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