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教从今已远覃,翩翩作者问谁堪。 石经犹有中郎蔡,金匮曾夸太史谈。 至竟银钩并铁画,相传梅北到天南。 诸生考古头浑白,禹穴何时更许探。 |
这首诗《声教从今已远覃,翩翩作者问谁堪》是一首对古代文化传承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 首联“声教从今已远覃,翩翩作者问谁堪”,诗人表达了古代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远播,而那些曾经创作出这些文化的人,究竟谁能堪当此任呢?这一联通过描绘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创作者的深深疑问,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 颔联“石经犹有中郎蔡,金匮曾夸太史谈”,诗人通过引用中郎蔡、金匮太史谈等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敬仰。石经代表了古代文化的经典,而金匮太史谈则是古代史学家的代表,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为古代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颈联“至竟银钩并铁画,相传梅北到天南”,诗人通过描绘古代文人的书法艺术,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和敬仰。银钩铁画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之词,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古代文人书法艺术的赞赏。同时,梅北到天南则表达了古代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地域的限制,传遍了南北。 尾联“诸生考古头浑白,禹穴何时更许探”,诗人通过描绘当代学子研究古代文化的情景,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敬仰。诸生考古头浑白,表达了学子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禹穴何时更许探,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传承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期待。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传承古代文化,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流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