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访我于三隅。 端然入座更谁顾,谈辩衮衮如流珠。 灵丹尝凝日月鼎,至宝自产乾刊炉。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拜访诗人的场景。 首段描述了山人的到来,“三度访我于三隅”,表现出诗人的朋友来访的频繁和频繁的次数,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接着,“端然入座更谁顾,谈辩衮衮如流珠”,描绘了山人在诗人面前的举止和言谈,他端庄地入座,无暇旁顾,与诗人谈辩如流珠般源源不断,这表现了山人的博学和口才。 接下来的几段描述了山人的神奇之处,“灵丹尝凝日月鼎,至宝自产乾刊炉”,他似乎掌握了一种炼丹的技艺,能够炼制出神奇的灵丹。而“至宝”一词,更是暗示了山人的身份可能是某种神秘的上古神祇或仙人。最后,“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诗人表达了对山人的深深留恋和不舍,希望自己也能像山人的化身——飞凫一样,能够跟随他一同离去。 整首诗充满了对山人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神秘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