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 一阁出霄汉,万松连寺门。 洞深云气冷,池浅鹿行潭。 山下流来水,风雷日夜喧。 |
这首诗《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诗中描述了一处阁楼高耸、松树环绕、洞深泉涌、水流潺潺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壮美的感受。 首联“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诗人以深情而悠远的笔调,描绘了这里曾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的地方,而如今旧时的刻字依然存在,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引发读者对往昔的追思和对历史的敬仰。 颔联“一阁出霄汉,万松连寺门”,诗人用精炼的笔法,描绘了阁楼高耸入云端,万松丛生,寺庙门边相连的景象。这一联通过视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和深远,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意境。 颈联“洞深云气冷,池浅鹿行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洞深泉涌、鹿行潭边的景象。这一联通过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冷”和“浅”等字眼也传达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气氛。 尾联“山下流来水,风雷日夜喧”,诗人以总结性的语言,描绘了山下水流潺潺、风雷喧响的景象。这一联呼应了开头提到的水,强调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壮丽景象。同时,“风雷日夜喧”也暗示了这里环境的雄浑和大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追思、高耸入云的阁楼、清幽的洞泉、潺潺的流水等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审美体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