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春鹫峰寺送吴非熊之楚》

蘼芜绿遍柳垂丝,黯澹东风乍别时。
兰若晓钟乡梦断,布帆春涨客程迟。
月明湘岸闻猿啸,花落黄陵共鸟悲。
犹恋同心与同调,酒尊诗卷隔天涯。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和乡愁的诗。 首联“蘼芜绿遍柳垂丝,黯澹东风乍别时”,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蘼芜绿油油的,柳树垂下柔软的枝条,仿佛在为离别送行。东风黯淡,仿佛预示着离别的伤感。这一幕让诗人想起了刚刚分别的时刻,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不舍。 颔联“兰若晓钟乡梦断,布帆春涨客程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乡愁和离愁。在寺庙的钟声中醒来,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乡梦已断。春涨的布帆让诗人想起自己的行程迟缓,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颈联“月明湘岸闻猿啸,花落黄陵共鸟悲”,诗人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以月明之夜猿猴和鸟的哀鸣来表达乡愁和离别的悲伤。这种哀鸣声,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呼唤和倾诉,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尾联“犹恋同心与同调,酒尊诗卷隔天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思念。尽管身处天涯海角,诗人仍然对那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保持着深厚的感情。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在他乡,也无法割舍对家乡的眷恋。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友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哀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乡愁和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初春鹫峰寺送吴非熊之楚》是明朝诗人陈玄胤的一首诗。该诗描述了初春时节在鹫峰寺送别友人吴非熊的情景。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季节背景:诗题中的“初春”表明诗歌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这为诗人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提供了特定的时空背景。 2. 地点背景:诗题中的“鹫峰寺”是送别的地点,这是一个佛教寺庙,位于山峰之上。寺庙的环境、氛围以及寺庙所处的地理位置,都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事件背景:诗题中的“送吴非熊之楚”表明了诗歌创作的事由,即送别友人吴非熊前往楚地。送别友人,意味着离别和不舍,这为诗人表达情感提供了契机。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初春时节,在鹫峰寺这个佛教圣地,诗人陈玄胤送别友人吴非熊前往楚地,离别之际,诗人以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