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事公多暇,虚心景更长。 舍书无可乐,就枕不能忘。 短葛沾肌薄,寒泉沃肺凉。 何当逢清节,相与话义皇。 |
这首诗《省事公多暇,虚心景更长》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公事较少、闲暇时间较多的环境的喜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首句“省事公多暇,虚心景更长”直接点明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即公务繁忙的官员们较少,因此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样的环境使得诗人的生活更加悠闲自在,也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宁静悠长。这里的“省事”和“虚心”都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环境的赞美和欣赏。 “舍书无可乐,就枕不能忘”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睡眠的渴望。在空闲时间里,诗人选择了读书而不是其他娱乐活动,这表明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追求。同时,他也无法抵挡去枕的诱惑,这表明他对睡眠的渴望,这也反映了他的身心放松和满足。 “短葛沾肌薄,寒泉沃肺凉”这两句通过描述衣物和泉水的清凉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舒适。短小的葛布贴身薄凉,如同肺腑得到了清泉的滋润,这不仅描绘了衣物的触感,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在这种环境中身心得到了放松和滋养。 最后,“何当逢清节,相与话义皇”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在适当的时机能够与朋友一起谈论义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这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平静、满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对身心状态的描述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