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色开晴又半朝,山溪才涨响于潮。 花遭夜雨心先病,柳媚春风眼易娇。 世变汉人能北语,乱兴晋室有童谣。 自从国事推迁后,处处祸延林木焦。 |
这首诗《日色开晴又半朝》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世事变迁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理解。 首联“日色开晴又半朝,山溪才涨响于潮。”描绘了晴天半日的景象,以及山间溪流涨水的声音。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开始,为读者展示了阳光普照的晴朗天气,以及山间的清幽环境。其中,“又半朝”暗示时间已经过半,为后面的诗句提供了背景。而“山溪才涨”则描绘了溪流涨水的动态画面,声音与潮水相呼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颔联“花遭夜雨心先病,柳媚春风眼易娇。”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花和柳拟人化。花在夜雨中承受洗礼,表现出“心先病”的特点,暗示花在经历风雨后变得更加娇嫩。而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表现出“眼易娇”的特点,暗示柳树在春风的抚慰下变得更加妩媚。这两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特点,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它们的美丽。 颈联“世变汉人能北语,乱兴晋室有童谣。”这两句诗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政治动荡的情况。其中,“汉人能北语”暗示汉人在战乱中被迫改变语言和习惯,表现出社会的动荡和变迁。“有童谣”则暗示政治动荡会引起民间的不安和猜测,童谣是民间流传的一种预言形式,往往能够预示未来的动向。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了社会和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尾联“自从国事推迁后,处处祸延林木焦。”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动荡的忧虑和担忧。其中,“国事推迁”暗示国家政治局势的混乱和无序,“处处祸延林木焦”则形象地描绘了灾难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破坏。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关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世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拟人化的手法、具体的实例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