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不可奈,孤灯耿残书。 书中何所陈,兴亡鉴贤愚。 心兵忽森起,掩卷长嗟吁。 童子问我言,自古夫何如。 小人计目前,君子思远图。 双髀骨已满,揽镜犹故吾。 跼蹐蚁封里,负此六尺躯。 投桃勿复道,候虫吊风梧。 |
这首诗《秋夜不可奈,孤灯耿残书》是一首描绘秋夜读书场景,抒发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对孤灯、书籍、兴亡鉴、心兵起等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书中何所陈,兴亡鉴贤愚。这一句明确指出书中的内容是对兴亡之事的鉴戒贤愚的展示,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启示。 心兵忽森起,掩卷长嗟吁。这里描绘了内心的波动,仿佛有一支军队在心中悄然兴起,使得诗人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只能掩卷长叹。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的忧虑。 童子问我言,自古夫何如。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他希望孩子能够明白自古以来应该如何行事,这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秋夜读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篇。 最后一句投桃勿复道,候虫吊风梧,更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如同候虫在风中摇曳的梧桐树上,无人理解,只能独自面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夜读书场景,抒发内心感受的佳作,它通过质朴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