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颂堂中客,华严会里人。 生为天所佑,没与佛相亲。 祖送逾千两,哀号动四邻。 宜祠瑞筠社,永配蜀江神。 |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逝去的亲人或朋友,他生前受到上天的眷顾,死后与佛家亲近,受到佛家的哀悼和尊敬。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句“善颂堂中客”,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善颂是指对逝去之人的赞美和颂扬之意。堂中客则暗示了逝者生前可能是一位在华严会上修行的人,表明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修行。 “生为天所佑,没与佛相亲”两句,表达了逝者生前的福报和死后与佛家亲近的情景。他受到上天的眷顾,说明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和庇佑。而他死后与佛家亲近,说明他在修行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得到了佛家的认可和哀悼。 “祖送逾千两,哀号动四邻”两句,描述了逝者丧事时的场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悲痛之情。祖送千两,说明逝者生前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大家为他送行时悲痛欲绝,哀号声响彻四邻。 最后两句“宜祠瑞筠社,永配蜀江神”,表达了对逝者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永远保佑蜀江的期望。祠瑞筠社可能是逝者生前所修行的社群或组织,而永配蜀江神则表达了对逝者保佑蜀江人民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和修行的高度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