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石经堂》

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
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箝不语。
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
迩来离乱已亡失,楷本仅能传蜀土。
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
为将严鐍守重扃,护以缭垣崇邃宇。
列之学官岂无意,不但阙文存夏五。
大开明镜别妍媸,时扣洪钟谐律吕。
后生不复事丹铅,抵死唯知守藤楮。
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
日月当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纷莫睹。
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
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石经堂的描绘和感慨,石经堂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场所。 首段通过描述诗人登临石经堂,与学生们一起在走廊中行走,看到许多学生正在读经,其中有许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对于经书的始终无法回答,引发了诗人的感慨。 接着诗人讲述了石经堂的历史,它原本是中都郎中所隶的祖传经典,但在战乱中已经亡失,现在仅能存在于蜀土。蜀王供养着它,视为盛时的象征。诗人强调了对它的保护,用锁链守护着它,并用高墙保护着它免受外界的侵害。 然而,诗人在描述石经堂的现状时,也表达了对它的无奈和惋惜。他指出,学生们不再研习丹铅之学,只知道守着藤楮等原始材料。他们口中的字音错漏百出,分毫不差地模仿鱼鲁的错误。这使得石经虽然古老,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石经堂未来的期望,希望有人能够关注它,重新发掘它的价值。他鼓励人们去仔细研究它,去修补那些因为苔藓侵蚀而剥落的部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石经堂的赞美和保护的呼吁,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惋惜和无奈。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去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一首
《采桑》
相关诗词
  • 1
    [宋]
    莆之甲姓,实维大方。
    紫囊锦帐,阀阅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视之如忘。
    博究六艺,并包五常。
    东家尼父,北窗羲皇。
    日相讨论,兼收并藏。
    五经在笥,一经名堂。
    谦以自牧,虽晦而光。
    实浮于名,虽抑而扬。
    伊昔孟氏,排墨与杨。
    斯文羽翼,吾道栋梁。
    岂特诗书,独称其长。
    诸儒之说,于孟何伤。
    吾子命名,既择而详。
    通而贯之,辉涵汪茫。
    剖破藩篱,无门无旁。
    默契韶护,能宫能商。
    正蒙析
  • 2
    [宋]
    少师睦宗族,誉望四海尊。
    具载涪翁诗,凜凜英气存。
    我方继先志,爱汝贤弟昆。
    郊天均霈泽,延赏光子孙。
    适当强而仕,青衫拜君恩。
    命驾易千里,玉麟共清樽。
    半年悦清话,膏车遽还辕。
    轩昂意气雄,下视鹏与鹍。
    我今归兴浓,倦游怀文园。
    送别已凄断,握手何忘言。
    九经在践履,勤劳穷渊源。
    勉为门户计,无使群议喧。
    行轻则招忧,世事难重论。
    忽贻内举羞,同姓古所敦。
  • 3
    [明]
    春风转蕙披兰,高台曲榭中连。
    经堂入奥张筵,秦筝赵瑟俱前。
    鸣弦度曲双妍,轻奉纨袖衽。
    宛若游龙翔鸾,翠盘金爵阑干。
    呈能角技为欢,种种厌射更端。
    眼看阳景西驰,高张兰烛承晖。
    车倦马怠不辞,但歌不醉无归。
    夜深坐促尊移,含悰送意向谁。
    众中色授君知,愿言并蒂双栖。
    恶闻易别轻离,伫立不胜彷徨。
    独宿寤言难忘,何以报君明珰。
    起视银河烂光,牛女咫尺相望。
    终夜不成报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