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法云》

放船三家村,进棹十字港。
云山互吞吐,水草遥莽苍。
沙鸥下拍拍,野鹜浮两两。
萧骚菰蒲中,小艇时来往。
匡山如香炉,蓝水似车辋,梦魂不可到,于此寄遐想。
瘦僧迎寺门,为我扫方丈,指似北窗凉,此味媿专享。
我笑谢主人,聊可倚拄杖,吾庐已清绝,敢取鱼熊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放船三家村,进棹十字港》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隐逸生活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乡村水道中放船,欣赏云山、水草、沙鸥、野鹜等自然景色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云山和水草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美和动态感。云山在诗中比喻为香炉,蓝水则似车辋,这些比喻都生动地描绘了水的清澈和山的秀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吞吐”一词,表达了云山的动态变化,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其次,诗中描绘了水边的沙鸥和野鹜,这些动物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下拍拍”、“浮两两”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这些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菰蒲和小艇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幽而宁静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萧骚”一词,表达了菰蒲的轻盈和摇曳,同时也通过“小艇时来往”表达了水道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之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描述了一个寺庙中的瘦僧为他扫地、指点的场景,表达了对清净、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主人和寺庙的感激之情,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倚拄杖、享受清净的生活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寺庙和清净生活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上一首
《开襟》
下一首
《方池》
相关诗词
  • 1
    [唐]
    谢郎双桧绿于云,昏晓浓阴色未分。
    若并亳宫仙鹿迹,定知高峭不如君。
  • 2
    [唐]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
    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
    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
    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
  • 3
    [唐]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