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书雨》

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
雨来挟风助,吼击不遗力。
声如拔高山,势若伐强国。
初忧老柏折,遂恐石笋踣。
乾坤本无心,百神各效职。
蛟龙斗岁暮,豪横理莫测。
农功幸已成,龙怒亦会息。
屋漏何足言,袖手姑默默。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述冬天的夜晚,天气寒冷,雨夹杂着风,狂暴地击打着窗户,引发了诗人的深思和感慨。 首先,诗的前几句“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雨来挟风助,吼击不遗力。声如拔高山,势若伐强国”,生动地描绘了雨夜的狂暴和威势。诗人用“挟风助雨”和“吼击不遗力”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雨夜的狂暴和无情。接着,“声如拔高山”和“势若伐强国”等比喻,进一步强化了雨夜的威势。 然后,诗的中间部分,“初忧老柏折,遂恐石笋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担忧和恐惧。在古代,柏树和石笋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柏树常被视为长寿和坚韧的象征,石笋则代表了地质历史的见证。因此,诗人担忧雨夜会折断老柏树,甚至可能冲倒石笋,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尊重。 接下来,“农功幸已成,龙怒亦会息”,诗人从担忧自然力量对人类的影响,转向了对人类活动的思考。诗人认为,尽管雨夜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农事已经完成,人们的生活也将会恢复正常。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力量的平衡的理解。 最后,“屋漏何足言,袖手姑默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敬畏。尽管雨夜带来了不便,但诗人选择了沉默和无奈,因为人类无法控制自然的力量。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谦卑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力量平衡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面对自然的力量,我们应该保持谦卑和敬畏,同时也应该积极应对和适应自然的变化。
相关诗词
  • 1
    [唐]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蹇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 2
    [唐]
    台庭才子来款扉,典校初从天禄归。
    已惭陋巷回玉趾,仍闻细雨沾彩衣。
    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直庐相望夜每阑,高阁遥临月时吐。
    昔闻三入承明庐,今来重入中秘书。
    校文复忝丞相属,博物更与张侯居。
    新冠峨峨不变铁,旧泉脉脉犹在渠。
    忽枉情人吐芳讯,临风不羡潘锦舒。
    忆见青天霞未卷,吟玩瑶华不知晚。
    自怜岂是风引舟,如何渐与蓬山远。
  • 3
    [宋]
    六月麟书雨作霖,生贤此际见天心,江都分洒虽名世,{上艹下幸}野商霖始见今。
    门馆无仪表正,经纶有道本原深。
    正人命脉家常主,一念公忱朋盍簪。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